關于愛護公物倡議書
篇一:關于愛護公物倡議書
親愛的同學們:
干凈整潔的校園,能使人心情舒暢。學校是我們共同的家園,我們更應該珍惜她、愛護她、保護她。為了提高全體同學愛護公物的意識,培養(yǎng)愛護公物的良好習慣,現(xiàn)面向全體同學發(fā)出倡議:
一、愛護學;ú輼淠,不任意踐踏草坪,做到不踩、不攀、不折、不摘。
二、愛護學校環(huán)境,拾起地上的紙屑,不往地面扔果皮紙屑,保持環(huán)境衛(wèi)生。
三、愛護學校課桌椅, 不亂涂、畫、刻,不隨意粘貼物品,不踩、不拖、不敲桌椅,挪動桌椅,小心翼翼。
四、愛護校舍墻體,不亂涂亂抹,不踢踩墻壁,不在墻體上打球,留下任何印跡。
五、愛護學校清潔衛(wèi)生工具,認真愛護,輕拿輕放。
六、愛護學校教室公物,不亂踢打、涂抹門窗,不損壞電扇。
七、愛護學校資源,隨手關閉日光燈、電扇的電源,節(jié)約每一度電。
八、愛護校園內的水籠頭,不亂擰亂拽,擰緊水龍頭,節(jié)約每一滴水。
九、愛護校園內的體育設施及清衛(wèi)設施,不損壞、不攀爬。
十、愛護圖書,不在書報上亂寫亂畫,更不準將圖書撕破,及時歸還。
愛護公物,人人有責。從我做起,從現(xiàn)在做起,從身邊做起,從小事做起。愛護學校公物,使自己擁有一顆愛護公物的公德心,成為一個真正愛護公物的文明學生。
篇二:關于愛護公物倡議書
公司領導,各位同事:
今天公司在這里隆重舉辦《卓越團隊---規(guī)范化管理項目啟動大會》,我懷著無比激動心情聆聽公司領導和專家的發(fā)言,作為公司重要崗位之一,也是公司管理人員,我真心的希望公司在楊總帶領下,在公司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之下,每年能快速,穩(wěn)健,超常規(guī)的發(fā)展,我目睹公司創(chuàng)業(yè)之來走過點點滴滴的不平凡一天有一天,公司領導在新時代的市場經(jīng)濟中提出重要的指示和思路。我決定在以后工作中,起到帶頭示范作用。決心如下:
1、認真貫徹落實公司各種的思路、方針、政策,及時完成領導安排的各項工作。團結同事,堅決按照公司領導的工作部署去開展工作。
2、認真做好的各種工作,在公司領導的指導下,扎實抓好住公司賦予各項的工作,在工作中充分發(fā)揮自己的領導帶頭作用,誓拿成績說話。
3、認真做好其他工作,在平時的工作中嚴格遵守和貫徹落實各項公司運營制度和部門規(guī)章,努力做到工作職業(yè)化、運營流程化、落實細致化、目標責任化,盡職盡責做好本職工作。
4、嚴于律已、團結同志,在工作、生活、學習上時時處處按一個公司管理者的標準要求自己,不辜負公司領導對我的培養(yǎng)和教育,
發(fā)揮好模范帶頭作用。在工作和生活中注重團結同志,互幫互助、取長補短、共同進步。堅決遵守公司的各項規(guī)章制度。
5、保證在新的20xx年里,嚴格貫徹公司績效考核的制度,不出現(xiàn)任何推諉扯皮現(xiàn)象,落實公司業(yè)績達標管理制度,每月保證完成公司及領導下達各項業(yè)績任務。。
決心人:
篇三:關于愛護公物倡議書
刻苦學習,分秒必爭。上課不分神,課后不分心,作業(yè)不抄襲,考試不作弊,不打被動戰(zhàn),不放棄任何一個疑難知識點,認真對待每一堂課、每一次考試與練習,努力提高復習的.效率與效果。
嚴守紀律,心無旁騖。不遲到,不早退,不談戀愛,不進網(wǎng)吧,不使用手機、MP3、MP4等通訊娛樂工具,不看與學習無關的書,不濫交朋友,不與社會上不三不四的人來往,保證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。
勞逸結合,精力充沛。確保午睡、晚就寢睡眠質量,不打疲勞戰(zhàn),不低效學習,保證良好的身體素質,保持旺盛的學習精力。
精誠團結,和諧競爭。不為小事斤斤計較,不拉幫結派,不說三道四,互幫互助,攜手共進,共同創(chuàng)設濃烈的學習氛圍,保證最佳的學習情緒和最優(yōu)的學習環(huán)境。
調整心態(tài),心如止水。能坦然面對過程中的成功與失敗,勝不驕,敗不餒,只為中考的最后勝利。
我一定會以最刻苦的精神,最堅韌的毅力,最飽滿的熱情,最昂揚的斗志,勤奮苦讀,珍惜分秒,勇于拼搏,敢于競爭。不到最后一刻,絕不放棄希望,絕不放棄努力!我的目標一定要實現(xiàn)!我的目標一定能實現(xiàn)!
我將誠信做人,履行諾言,簽上姓名以示決心。請老師們、同學們監(jiān)督我,幫助我。如做不到以上幾點,我一定會誠懇接受老師的批評教育!
簽名:
【關于愛護公物倡議書】相關文章:
關于愛護公物倡議書錦集9篇02-02
小學生愛護公物的倡議書范文-倡議書12-30
愛護公物標語(15篇)01-23
愛護公物標語(精選15篇)01-23
愛護公物的廣播稿01-26
愛護公物的手抄報圖片11-30
關于地震倡議書01-18
關于文明出行倡議書01-26
關于倡議書(15篇)12-25
關于關愛留守兒童倡議書01-20